英數程度低落 課程難易銜接有問題 94-11-08
記者(施豐坤、吳玉貞、樊天璣/報導)
http://times.hinet.net/news/20051108/headline/342f8ed4364e.htm
前言: 根據立委程振隆的調查資料顯示,技職院校學生的英、數基本能力低落。事實上,不止技職生如此,普通大學院校也有同樣的問題,而英、數能力的培養,其實主要是紮根於國中與高中階段,到底中學階段的教育,出了 麼問題? 學生英數程度低落,各階段的老師都覺得很委曲,台中市育英國中校長陳秀麗認為,是九年一貫整個教育體系出了問題,主要是國小和國中課程太簡化,和高中課程難易程度拉大,才會出現銜接不易的問題,像是教育部強調國中基測簡單,只要會1000個英文單字就夠,可是高中卻要會5000、6000個單字以上,如何能夠消化?程度不低落也難。
國立彰化高中校長杜貴欉指出,報載大學生英、數的成績比過去差,他不知道各高中學校在課業上的指導方針為何,但至少彰化高中的學生並未有這樣的現象,加強補救教學可提升學生的功課能力,陽明國中校長蘇益利認為,九年一貫課程的銜接出了問題,就會出現學生課業低落的情形,值得中央單位探討。
學生程度低,學校很傷腦筋,國立彰化高中校長杜貴欉表示,不管國中的教學是否出了問題,進入彰化高中的學生,就得適應學校的教學計劃,高中固定的授課時數、課程,是落實精進實質教學活動,這是培養學生在高中時期的基礎能力,一定得落實。
彰化陽明國中校長蘇益利指出,每個班級、每個學年的學生程度一定都會有差異,程度中下的學生英、數能力肯定不太好,所以大學生的英數能力也不必然是全面性的低落,不過,教育部進行九年一貫課程及一綱多本教學政策以來,學生教育課程銜接是出了問題。
雖然國小升國中、國中升高中會有銜接課程的安排,但是一般都在暑假輔導,有的學校未必教,有的學生未必來學,國中唸的是一綱多本的新教材,高中唸的是舊教材,當然接不上去。他表示,都市的家長也許靠補習讓孩子的課業跟得上,但鄉下且家境不好的孩子就吃虧了,英數成績低落不是他們的錯,大環境造成的因素該比較多。
台中市惠文高中校長廖萬清認為,學生英、數程度都低落,他倒不覺得,而是學生數學比較差是真的,今年高一是九年一貫第一屆,全部上補救數學,把之前沒學的全學過,狀況稍好。
台中市育英國中校長陳秀麗認為,技職體系學生英數程度差,除了九年一貫課程簡化之外,就是技職體系學生大多是沒有考上前段高中的學生,或是不得不選擇技職教育的學生,其實學生在一再的篩選過程中,已經區隔出不同程度,所以說技職體學生程度低落也未盡公平。
==========================================================
學生怕數學 讓退步幅度拉大 94-11-08
記者(施豐坤、吳玉貞/連線報導)
http://times.hinet.net/news/20051108/headline/41bceaf72daf.htm
現在中學及大學學生英、數能力低落,似乎已是「社會共識」,其中又以數學最嚴重。從大學聯考時代到現在大學指考數學閱卷工作的逢甲大學應用數學系教授楊建成說,「如果以前的學生程度是10的話,現在的學生約只有7。」 一語道破10幾年來台灣學生數學程度的退步幅度。
建國科技大學副校長江金山也發現新生的數學程度有低落的現象,江金山說,他不清楚國中、高中的教學出了什麼問題,過去他到美國留學,數學能力都比歐美學生來得好,現在則不盡然,是不是教育單位將美國的建構式數學引進國內後,未能發揮其優點,反而出現反效果呢?
南開技術學院學務長王延皊也認為,現在學生數學程度明顯比不上上一代,這是事實,站在大學院校的立場,只能接受,再想辦法補強,不過這會浪費許多資源。
楊建成說,現在的學生學習數學的態度和方法都不對,而學生會援用這些錯誤的態度和方法,教材和老師教學的方式,都有待改進。
他說,現在學生都很怕數學,據他觀察有1/3學生已經放棄數學,除了過度強調升學外,與實際生活脫節也是原因,讓孩子覺得學數學只是為了應付考試,生活上用不著。而抹煞了數學訓練邏輯思考和生活應用的功能。
楊建成說,他曾考學生「人有沒有辦法一口氣喝2加侖的水?」,這看似數學題,其實是數學的生活應用題,結果竟然有1/3學生答錯,癥結在於學生不知道現實生活裡的2加侖到底是多少?
另外,有些學校只會訓練學生解題,結果是題目愈來愈深,讓學生愈來愈怕。像是某第一志願的高中,學生都是菁英,結果老師把數學出得很難,高一第一次段考全年級最高分只有60幾分,且人數屈指可數,造成學生嚴重的挫折感,校園裡彌漫著「數學很可怕」的氣氛,引不起學生興趣。楊建成說,這根本不是在幫學生,而是在害學生。
建國科技大學副校長江金山表示,學生數理的程度這幾年來有普遍下降,英文方面個人認為是有進步,但未如預期。他認為在國際化的效應之下,現在連國小都在學英文了,這方面的學習應該有比過去來得進步,但是未能達到民眾期待的預期效果罷了。他說,校方鼓勵學生參加英檢,雖然學生的英文能力參差不齊,但是還是可以從基礎教起,逐步分級提升學生英文能力,只是老師會更辛苦,也必須付出更多的資源。
==========================================================
資源浪費 學者:九年一貫低 升高中補習不減反增
九年一貫今年升高一,學者批評,這屆高一學生上了高中還要上數學銜接課程,政府教育政策是浪費國家資源,也導致補習班(新聞、網站)不減反增,學生更痛苦。(羅皓恩報導)
由於高中新課程延後明年實施,今年高一學生暑假開始就陸續接受數學銜接課程,教育部(新聞、網站)也為此編列不少經費,對此,重建教育連線成員星期五出面,質問教育主管單位,在課程簡化和銜接中浪費多少資源?補救到底有沒有成績?連線成員、政大教育系教授周祝瑛表示,九年一貫(新聞、網站)一綱多本教材,好像照顧中間百分之六十的成員,讓大家都很開心學習,但教材簡化令人憂心,將來這些學生怎麼就讀五年五百億頂尖學校?其他頂尖或最後百分之二十的學生,無論想更進深或補救,也很難得到完整照顧,必須全面檢討。
面對這個問題,高中老師們反應多認為這屆高一學生數學雙峰嚴重,面對複雜的方程式、立方根等問題也不如學長姐,不過學習態度比較認真,第一次段考成績,表現也不致太差,加上過往學習數學經驗沒有過去學生那麼痛苦,學習意願也比較高。不過老師提醒,明年高中新課程不要再延宕,避免下屆學生又要接受補救教學。
http://tw.news.yahoo.com/051104/43/2hs82.html
補救高一生數學 教師鐘點費一年6200萬
【中央社 】
(中央社記者劉嘉韻台北四日電)民間教育團體今天表示,九年一貫(新聞、網站)課程綱要的國中數學內容大幅簡化,普通高中課程暫行綱要又延到明年實施,使第一屆九年一貫畢業生今年升上高中後,必須接受數學補救教學,光是一年教師鐘點費,就高達新台幣六千兩百萬多萬元,「浪費國家資源」。
重建教育連線、台灣省教育會舉辦「教改(新聞、網站)補破網」記者會,批評教改疏失;台灣省教育會總幹事王玲惠指出,今年升上高一的「九年一貫白老鼠」真的很可憐,接受建構式數學、一綱多本的實驗,升上國中那年暑假,就必須上數學補救課程,現在升上高中,又因高中暫綱延後一年實施,得接受上、下學期各十八堂數學補教教學。
估算高一學生數學補教教學的成本,王玲惠說,若以每位老師每小時四百元鐘點費,乘上三十六小時,以及全台公、私立高一共有四千三百五十七班,一共是六千兩百七十四萬零八百元,這還不包括教材印製費用。
實施一綱多本,課程內容簡化,也讓全台各地補習班(新聞、網站)在十年內暴漲五點四倍;王玲惠提出數據表示,一九九六年全台補習班有兩千六百二十五家,今年增加至一萬四千兩百三十一家,其中文理類補習班從九百八十六家增至六千五百三十七家。
前東吳大學校長劉源俊指出,一綱多本讓學生的負擔加重,補習班只能教學生如何使用技巧做題目,完全扭曲數學教育的本質,高一數學補救教學的成效也有限,不但讓學生分心學習,也會耽誤既定高中課程進度。941104
- Nov 08 Tue 2005 22:12
[News]英數程度低落 課程難易銜接有問題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